继一周前的“京城德比”后,6日晚在工体上演的“京津德比”再度成为中超焦点战。不过,比赛结果令京城球迷略感失望,北京中赫国安队主场被天津泰达队逼平,终止了连胜步伐。坦率讲,这场平局像一场及时雨,使国安队冷静下来,思考自身暴露的问题。
曾几何时,国安、泰达两队同为国内足坛老牌劲旅,每次交锋都看点十足。而近几个赛季,随着两队实力对比生变,特别是泰达队连年为保级而战,“京津德比”的精彩程度和对抗性已不复当年。此番对决,悬念似乎也不大:携连胜之势、且坐镇主场的国安队被外界看好;泰达队近况欠佳,主帅施蒂利克更因禁赛而不能在场边指挥。但在实战中,泰达队实施稳守反击战术,在先失一球后,迅速将防线前移并加强中路的防守和逼抢,不仅很快扳回一城,下半场甚至有机会反超比分。
对手有“张良计”,国安队却无“过墙梯”。面对密集防守和凶狠逼抢,主帅施密特的“传控+高位压迫”战术略显应变不足,中场的4名技术型球员难以策动有效攻势;相对年轻的后防线也出现纰漏,表现不如前几轮稳定。而受限于“U23新政”,施密特的换人名额主要用在U23球员身上,胡延强、金泰延等边路快马只能作壁上观,球队边路进攻未见起色。
施密特赛后坦承,对手的打法限制了国安队发挥,“‘防守反击+单前锋’的战术很适合泰达,他们确实制造了不小威胁。”他进一步表示,“足球不能只有传控和向前推进,还需要通过长传越过对手防线。我们也做了这方面尝试,但我希望球队的应变能更灵活一些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由于泰达球员多次因抽筋、受伤倒地,“京津德比”数度中断,净比赛时间仅为29分45秒,与亚足联倡导的“净比赛时间超60分钟”相距甚远。比赛虽不够精彩,却真实反映了国安队的现状,战术针对性、临场应变能力均有待提升。泰达队也像一块“试金石”,试出了国安的强队成色。对国安队来说,尽管目前在积分榜上名列前茅,但硬仗还在后面,惟有经受住严峻考验,才能真正重返强队行列。